益群国医堂 - 名医、良药、好疗效

西安益群国医堂中医馆-陕西省名老中医委员会

舌诊在辩证论治中的重要性

时间:2016-06-30 08:51来源:未知 作者:益群问问 点击:
中医看病特别强调舌脉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他到底重要在哪里?让我们在这里先讨论一下舌诊在诊断中的地位。 舌(通常称舌头)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舌位于口腔底部形状向口腔内突起
中医看病特别强调舌脉在诊断中的重要性。他到底重要在哪里?让我们在这里先讨论一下舌诊在诊断中的地位。

舌(通常称“舌头”)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舌位于口腔底部形状向口腔内突起,主要由平滑肌组成,强韧有力。主要功能是感受味觉和辅助进食,还是人类的发音和言语的重要器官。

舌体的血液供应非常丰富,其黏膜下层和肌层中有密集的动静脉血管,当人体患病时,血管的舒缩,血液成分或浓度的改变,舌粘膜上皮细胞增厚或萎缩变薄,都可引体舌色的变化,通过观察舌色,可间接了解体内的各种病理变化。因而,舌被认为是机体系统中整个信息储存库的一个全息元。

舌粘膜上皮的代谢十分迅速,体内的各种变化,包括体温、血容量,血液中的电解质、蛋白质、维生素及各种代谢产物等含量的变化都可影响舌粘膜上皮的生长代谢,从而在舌苔变化上得到反映,因而舌苔在中医辨证时也是相当重要的。

中医的舌诊主要观察舌质(体)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舌质主要反映人体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因而有“部位辨脏腑,颜色辨寒热,薄厚辨虚实,纹理变老嫩,润燥变津液”之说。

舌的部位对应的病变部位一是一一对应的,如舌尖反映心、肺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病变,舌根反映肾、膀胱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病变。但这种划分,不能孤立看待,辩证时还必须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结合起来。

舌的颜色反映的病变也各不相同,如淡白舌主寒证、虚证,舌红主热证,绛舌主邪热入营,伤阴耗津,青紫舌主瘀证、寒证、热证,紫暗见瘀斑者为气滞血瘀,青紫而滑润者为寒证,舌色降紫而干者为热证。

正常的情况下,包括咀嚼、吞咽、谈话和唾液的冲洗,均能促使舌苔脱落和清除,其中咀嚼对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尤为突出,共同构成了正常的薄润白苔。
如若因病而只能进食软食、流食或昏迷不能进食,清除舌苔的作用减少,则舌苔易于堆积而增厚;发热时软食、流食或昏迷不能进食,清除舌苔的作用减少,则舌苔易于堆积而增厚;精神紧张时口腔酸度增加,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使舌苔增厚;舌乳头角化上皮细胞长期不脱落(原因不清)可使舌苔增厚。在某些病理情况下,丝状乳头可长得很长,称为白毛苔或黑毛苔。

总之,观察舌苔的厚薄,可知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可知津液的盛衰,舌苔的腐膩,可知湿浊的情况,舌苔的有无及进退,可知病情的发展趋势,如舌苔由薄变厚,由疏松变紧密,表示病邪逐渐加重,舌苔由厚变薄,由紧密变疏松,表示病邪逐渐减轻。

有苔,表示胃气存在,有抗御病邪的能力。少苔、剥苔或无苔,表示胃气受损,或胃阴受耗。其损耗程度,少苔较轻,剥苔较重,无苔更重。

舌苔的颜色也可体现病变寒热,如白苔主表征、寒证。如外感病见白苔,多表示病邪在表,尚未入里。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而舌质多正常;风热表证,舌苔薄白而舌质多偏红。外感燥邪,多见舌苔薄白而干;外感湿邪,多见舌苔薄白而滑;寒湿重者,则舌苔白滑厚腻。若舌苔白厚干燥如积粉者,为邪热内蕴,或暑湿秽浊内盛,可见于瘟疫初起,或内痛之证。黄苔主里证、热证。

一般来说,外感病见黄苔,表示邪热人里。黄苔的颜色愈深,反映的热邪愈重。淡黄为微热,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极。苔黄而腻,为湿热或食滞。灰、黑苔主里证、寒证、热证。舌质淡紫,舌苔灰、黑湿润,多属内寒;舌质红络,舌苔灰、黑而干,多为热甚伤阴或阴虚内热。灰、黑苔,一般是病情较重的表现,但必须结合全身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又须注意是否与饮食染色有关。

根据苔质的变化也可知病情的轻重,如苔厚,表示病邪入里,病情较深重。苔薄,常表示病邪较轻浅,在外感病多见于表证;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若过分湿润(称为水滑苔)多为水湿内停;舌苔干燥,表明津液己耗,在外感热病,多属热甚伤津,在内伤杂病多属阴虚液亏;腐苔,是苔质疏松而厚,如豆腐渣样,大颗粒堆铺舌面。多为湿热内聚或热蒸停食所致;腻苔,是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较难除去,多舌中稍厚,边周较薄,属湿浊或食滞所致;白腻者为寒湿;黄腻者为湿热。

一个小小的脏器---舌,却能为我们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的变化,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复杂的西医影响及检查也不能完全代替它,可见舌诊在中医辨证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看病时,一定要告知医生最近的饮食、情绪、生活起居等情况,以免误诊。中医辨证论治一定要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还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现代化检查,做到西医辨病,中医辨证,这样才能准确诊断,精准用药,既减少患者的花费及痛苦,使患者尽早康复。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咨询电话:029-852775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益群国医堂公众微信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