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老年人经常诉说自己腰痛、腿痛,认为是风湿,成天吃这方面的药物或贴膏药,也不见效,其实这可能是患了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骨骼衰老退化引起的。其主要表现是:骨痛、身高变矮、不能持重,容易骨折。骨质疏松所致的骨痛早期以腰背疼痛为主,夜间疼痛重,身高一旦变矮说明已经有椎体多发压缩性骨折。髋骨骨折、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并可能影响寿命。骨质疏松不像普通的疾病可以治愈,它基本是和衰老伴行的。 骨质疏松症按照中医辨证分为三型,第一型是肾虚型,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因素。第二型是肾虚加脾虚,也叫脾肾两虚,肾虚是发生骨质疏松的根本,没有肾虚不会发生骨质疏松,脾虚是促进因素,脾虚的人会比其他同龄人提早5~10年发生骨质疏松。第三型是肾虚加脾虚加血瘀,脾肾两虚兼有血瘀,年老气虚血液运行速度缓慢,骨骼营养不良,因为骨骼的营养都是由血液带进来的,血液运行速度缓慢,就会导致营养带不进来;另外由于骨质疏松骨骼压缩,这种压缩会造成骨小梁断裂产生瘀血,因此,血瘀是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和病理产物。 近年来,国内外运用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等方面的单味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研究较多。常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有淫羊蕾、骨碎补、菟丝子、蛇床子等。淫羊蕾主要通过提高成骨细胞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产生从而降低骨吸收,达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骨碎补能改善骨超微结构和脯氨酸的轻化程度,从而提高骨质量,通过增加骨量,改善骨三维结构,从而增强骨强度。菟丝子明显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骨代谢。蛇床子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矿化成熟并增强细胞成骨性活动,是促进骨修复愈合及抗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复方多以补肝肾、健脾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上取得一定的效果。应用加味二仙汤联合西药,治疗绝经后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骨痛等症状能得到明显的缓解,骨密度明显提高,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采用固疏右归方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以增加骨量,延缓骨质疏松的发展,增强抗骨折的能力。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汤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改善腰背酸痛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认为该方能够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症。中药复方将补肝肾、健脾、化瘀等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求临证潜方之效。 最近,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以效果显著、副作用小、成本低,开始被各医家所关注,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将针灸和推拿相结合应用于临床,动静结合,远推近针,标本兼治。针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症状及骨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疗法。选取大椎、大抒、肾俞、脾俞等施捻转补法进针,得气后在足三里和绝骨、肾俞和脾俞加电针,发现骨矿停止了丢失,骨矿含量保持了平稳,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了治疗作用,有效地改善了骨质疏松症状。 而目前世界范围内,西药治疗以基础药物即钙制剂和维生素D3,骨吸收抑制剂(降钙素、阿伦麟酸钠),骨形成促进剂(特立帕肤)为主。但最新研究显示钙制剂过多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事件发生,可以促进动脉硬化发生,因此治疗骨质疏松症还是中医的优势大于西医。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