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含2%的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大蒜性味辛温,入脾、胃、肺经,具有抗菌、消炎、杀虫等功效,临床上有许多用途。现代研究证明,大蒜的主要药理作用有: 1、抗菌作用 大蒜至少含有两种天然的抗菌成分,可以杀灭15种有害细菌,其中对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新隐球菌的抑制、杀灭作用较强,临床上用于治疗真菌性感染、细菌性痢疾、慢性结肠炎及其它肠道感染效果好。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大蒜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能调节人体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 3、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注射大蒜注射液后可见淋巴母细胞转化率提高,故大蒜可能是一种较好的免疫激发性中草药。 4、抗阿米巴、抗滴虫作用 大蒜有抗原虫作用,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皆有效,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阿米巴性痢疾和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性阴道炎。 5、抗癌作用 大蒜的抗癌作用可能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损伤癌细胞的染色体,致使癌细胞退行性改变而死亡。 6、降血脂作用 大蒜能降低血清胆固醇、血清纤维蛋白原及动脉脂质含量以及提高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故可用于冠心病的防治。 7、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大蒜可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增加利尿,降低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血压,而对正常动物则无明显降压。 8、促进机体对B族维生素的吸收,从而保护神经系统 但是,由于大蒜的各种制剂是辛辣刺激之品,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不能用;冠心病患者用后如见心绞痛频繁发作者应立即停药。长期在某一部位注射可引起静脉炎,故应更换部位给药。 由于大蒜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临床上与多种药物同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例如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痢疾时,同吃大蒜有明显协同作用,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对慢性痢疾或腹泻如慢性肠炎等更是如此。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