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食醋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生活中常见的有陈醋、香醋、米醋、白醋、麸醋、酒醋等。《名医别录》等载,醋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和胃、消积、调味等功效,主治产后血晕、癥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阴部瘙痒、痈疸疮肿等症。醋还有一定的解药、食毒能力。醋可直接入药,也可醋炙中药。 醋可制成药膳菜肴,如醋煎桑螵蛸、醋芪桂芍汤等。药膳调料用醋可增加酸味香气,解药、食的腥膻气味,与糖合用增加酸甜味,使药膳更加可口,增进食欲。 现代研究证明,醋的一般成分为浸膏质、灰分、挥发酸、不挥发酸、还原糖等,主要成分为乙酸,此外还有琥珀酸、草酸、山梨糖、甲醛、乙醛、乙缩醛、高级醇类、3-羟基丁酮、二羟基丙酮等。 醋是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味品,不但可以调节食物味道,还能防止食物腐烂,杀死细菌,夏季多吃点醋,可以杀死或抑制肠道致病菌,有预防痢疾、肠炎的功效。空腹饮醋适量,可杀蛔虫,治虫动腹痛。例如,服醋30~50毫升,治疗胆道蛔虫有效;食醋灌肠,治疗蛲虫效果较好。醋以两倍水稀释,加热蒸熏,对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炎有良好效果。醋并能促进胃肠消化,增加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价值,但脾胃湿盛、痿痹、筋脉拘急及外感初起者不宜,应慎用。 醋除了上述功效以外,还对食物中的维生素C有保护作用。维生素C在炒菜时很容易被破坏,如果加点醋,维生素C将受到庇护,人们就可以摄取蔬菜中更多的维生素C。 由于醋中含有许多种化学成分,临床上醋与药物合用时,应注意醋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如茯苓忌醋。 1、醋与峻下逐水药 峻下逐水药(如甘遂、大戟、芫花、商陆、狼毒等)大多有较强的副作用,但经醋制后可使其药性缓和,即降低这些药物对消化道的强烈刺激性,并可减轻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副作用,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实验证明,醋制可以降低大戟、甘遂等药物的泻下性和毒副作用。 2、醋与香附 醋炙香附可以增强疏肝止痛和消积聚效力。 3、醋与鳖甲、自然铜、代赭石、皂矾等 骨质或矿物药经醋淬制后可使质地酥脆易于粉碎,亦有利于药物成分煎出,并可去腥臊味。皂矾醋制可以缓解酸涩味和刺激性,亦易于粉碎。 4、醋与元胡、三棱、柴胡、青皮等 元胡、三棱、柴胡、青皮等经醋制后可以增强止痛作用。元胡醋制后可使生物碱转化为醋酸盐,使其水溶解度由25%提高到49.33%,明显增强镇痛作用,亦加速药效的发挥。如用酒石酸或柠檬酸代替易于挥发的醋酸,更可提高炮制效果。常山、川楝子醋制机理同上。 5、醋与五味子、乌梅 五味子和乌梅经醋制后可使有机酸盐和有机酸酯部分转化为游离状态,增强收敛作用。例如,乌梅的枸橼酸钾和苹果酸酯在醋酸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枸橼酸和苹果酸,使其药效增强。 6、醋与酒 醋与酒相遇可生成乙酸乙酯,减少乙醇的吸收及其胃肠道刺激性,故醋有解酒作用。 7、醋与有机磷类杀虫药 醋可以分解破坏有机磷类杀虫药,故在有机磷类杀虫药污染体表时可以用醋冲洗清除。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