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群国医堂 - 名医、良药、好疗效

西安益群国医堂中医馆-陕西省名老中医委员会

张喜德教授:讲中医治疗脾胃病有什么优势?

时间:2016-05-08 10:36来源:未知 作者:益群问问 点击:
整体入手,病证并治。中医、西医是两套理论体系,两套治疗思路和方法。比如病人出现吐酸水、腹胀,西医治疗时,先通过各项检查确定诊断清楚是浅表性胃炎还是胆汁反流性胃炎,
中医治疗脾胃病有什么优势?

整体入手,病证并治。中医、西医是两套理论体系,两套治疗思路和方法。比如病人出现吐酸水、腹胀,西医治疗时,先通过各项检查确定诊断清楚是浅表性胃炎还是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时吐酸水用碱性药,腹胀用消胀类药等。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明确诊断无可厚非,但治疗手段力不从心。

但中医治疗时却大不一样,它既考虑西医的诊断,主要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进行综合判断为是寒、热、虚、实,或寒热错杂、虚实并存、或气滞血瘀,或与其他脏腑的联系等进行用药。就吐酸水、腹胀而言,先明确是如何引起的,是肝气过旺,还是脾阳不足形成了的肝脾不调或脾胃不和的“证”。由此可见,它不单单盯在胃、肠的功能异常上,还着眼与胃、肠有关联的肝、脾的相互配合协调的功能上的。中医认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五脏六腑是相互关联的,一脏或一腑的功能失常,常常是整体脏腑功能失调的部分表现。同时,单个脏或腑的功能失调又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失调,它体现的是中医的整体观念。所以,中医治疗脾胃病,常常是从整体调节,使各脏腑的气血阴阳平衡,而达到治病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讲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用药多变,三因制宜。中医治疗脾胃病常常是结合一年四季时令变化、人的男女性别、年龄大小、体质强弱、东西南北地域不同灵活处方药的。这就叫因时因人因地制,简称三因制宜。比如脾胃病,老年体质弱者在冬季发病,可能虚寒证居多,年轻体强者在夏季发病,可能湿热证居多,在治疗上就要灵活多变。这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就季节而言,治疗用药因季节不同,也有变化,如春季肝气旺,故应防止肝木克土,宜适当疏肝健脾;夏季湿气盛,易感湿伤脾,宜健脾利湿;秋冬季节燥气盛行,宜养阴润燥等。中医治疗手段多样,有中药内服、外敷、药浴、针灸推拿、食疗等,均可达到补益虚损、调畅气机的作用,并且副作用极小。许多治疗脾胃病的中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或调料,如生姜、大枣、茯苓、山药、薏苡仁等等。
 
治则多样,灵活多变。中医治疗脾胃病不同的证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其治则多样,因证而变。比如胃下垂、久泻、溃疡病属阳气不升者用升运脾阳法;慢性胃炎、便秘属胃燥阴虚者用润养胃阴法;泄泻属脾肾阳虚者用温补脾肾法;慢性胃炎属痰涎内聚者用温化痰湿法;肠易激综合征属肝旺乘脾犯胃者用疏肝和胃法;消化不良属伤食或脾虚饮食不化者用消食导滞法;腹泻、胃炎、溃疡属湿热内蕴者用清利湿热法;胃炎属瘀阻中焦者用活血化瘀法;便秘、消化不良属气机阻滞者用理气通下法;结肠炎属脾气不足或寒邪伤脾者用健脾祛湿法。等等,不一而足。
 
中药使用,取于天然。中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取之于天然,避免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服用安全。临床上,因胃病而长期服用西药治疗出现胃病疼痛不适,食欲不振者屡见不鲜。而服用中药却不会出现这种副作用,跟西药相比,中药又不致使细菌产生抗药性,长期服用人体也不会对中药产生依赖性。但需要中医指导下用药,做到随症相加减,才能把中药治疗胃病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疗效稳定,不易反复。中药治疗脾胃病,一旦取得疗效,一般不会出现反复。在临床上常常见到,有些病人幽门螺旋菌检验出现阳性,服用西药治疗转阴,但过一段时间又为阳性,这就是疗效不稳定。而中药治疗幽门螺旋菌阳性者,不是一味考虑怎样杀灭幽门螺旋菌,而是从平衡人体阴阳,提高人体免疫力体抗力着手,这样的疗效是非常稳定的,很少出现反复。

   张喜德教授,医学硕士。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病专家。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长期潜心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及调养研究工作。擅以中医理论和思辨方法深刻探讨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编撰出版医学专著10余部,发表医学论文50余篇,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

益群国医堂坐诊时间:每周星期六上午
【擅长】

脾胃病:浅表性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排便障碍等。

【人物小传】

          张喜德,男,生于1951年8月。

         1976年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医疗专业。

         1978年至1979年7月参加陕西中医学院师资培训班学习。

         1979年10月至1980年7月在山东中医学院参加卫生部举办的第二期培训班学习。

         1986年陕西中医学院内经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发表论文】
 
        中医祛邪思路探讨,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6,19(2):4-5.
 
       肝为刚脏柔脏刍议,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2):11.
 
       论中医治法特点,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2):4-5.
 
       肺主治节及其意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4):15-16.
 
       骨质疏松症常用中药及其选配规律探析,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3):43-44.
 
       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现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2(4):55-57.
 
      中医顺热治疗的临床应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3):10-12.
 
       中医七情病因学说的研究进展,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4):63-65.
 
       浅谈骨质疏松症的预防,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3):212-213等.
 
主编、参编的学术论著有八部:
 
      主要有《内经词曲》(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医治法精华》(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中医方法全书》(陕西科技出版社,1998年)、《黄帝内经灵枢经析义》(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黄帝内经白话通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全国高等中医药学院成人教育教材—内经》(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等)。

科研成就
 
桑蒂复肝胶囊的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立项,项目编号:03JK28。2003年7月~2005年12月。);桑蒂复肝胶囊临床前的研究(陕西省科技厅立项,项目编号:2003K-G14。2003年1月~2004年12月)。本人为第二参加人的课题有:气虚发热及其甘温除热的实验研究,中医理论建构与临床思维方法的研究(均为陕西省教育厅立项)。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咨询电话:029-852775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益群国医堂公众微信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