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又名赤参、山参,由于皮红而肉紫,故又被称为紫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具有活血化瘀、清心除烦、养心安神等功能。丹参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对于其功效,《妇人明理论》曾记载:“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当归,地黄;调血敛血,力胜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妇人诸病,不论台前产后,皆可常用。”因此,也就有了“一味丹参,功同四物”之说。 四物即“四物汤”(由当归、地黄、川芎、白芍四味药组成),“四物汤”具有养血活血作用,而一味丹参就相当于四味药的功效,可见丹参之妙用。 现在,丹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等,现将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中医辨证多属血瘀型。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丹参对兔的离体心脏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血流量短暂增加的作用;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使心功能明显改善。 血脂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血脂紊乱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及血小板黏附聚集,形成血栓,丹参有利于改善血脂紊乱及动脉粥样硬化。 2、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性溃疡研究发现,丹参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丹参所含的丹参素对溃疡部位的坏死组织有较快的清除功能。 能活跃巨噬细胞功能,促进细胞再生,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曾有专家采用溃疡局部清创加复方丹参水煎剂喷洒溃疡表面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溃疡,治愈率达96.6%。 重症胰腺炎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血液流变学异常是重症胰腺炎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为导致胰腺血运障碍的主要原因。丹参具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的作用,能有效降低红细胞聚集指数,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丹参所含丹参素对胰腺坏死组织有较快的清除功能,能促进胰腺细胞再生,扩张胰腺血管,从而促进胰腺炎的康复。 3、 肾脏疾病 对于急性肾炎患者,丹参具有抗凝血和调整纤溶活力、改善高凝状态、抑制免疫复合物沉积等作用,可改善肾功能,降低氮质血症,在消肿、增加尿量、降低血压和改善消化道症状等方面的作用也较为明显。 有专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度肾病综合征,8周后,6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42例,基本缓解21例,无效5例。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合用,既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又能改善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改善肾脏微循环,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 4、 抗肿瘤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结为瘕(肿瘤)”。根据这个理论,有人主张应用活血化瘀药可能有助于“瘀证”的消除。近年来,不少学者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丹参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如细胞毒杀伤、诱导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等作用。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