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的中医诊疗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排在乳腺疾病发病率的第一位。乳腺增生是乳导管和小叶乳腺癌组织的生长,并在结构中的结缔组织的进行性变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内分泌激素的发病率不平衡。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显示出越来越低龄的趋势。 患有乳腺增生病的相当多的患者重视程度不够充分,延误治疗或只是缓解乳房疼痛的症状,而意识不到乳腺增生病的潜在危险,乳腺增生长期迁延不愈的少部分,会出现良性乳腺肿瘤或恶性病变。 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用中药最佳,根据乳房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变化,通过辨证治疗,避免了口服西药和手术带来的痛苦。中药能从根本治疗,促使乳房胀痛及肿块消失,彻底祛除乳腺增生症状。 一、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乳头乳房及肝经循行之处,女子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易于怫郁。乳癖者,每多有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心烦急躁易怒,胸闷嗳气,而乳房疼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情绪变化有关。肝郁气滞在乳癖发病学上有重要影响。七情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滞结于肠子络则疼痛结块,故疏肝理气,调畅气机为治疗乳癖的主要原则。 二、化痰软坚,消肿散结。思虑伤脾或肝郁气滞,横逆脾土,均可致脾失健运,痰湿内生,肾气不足,冲任失养。不能温煦脾阳,则精液不得运化,聚湿成痰,肝郁日久,化热化火,灼津为痰,痰、气、瘀互结而成乳癖。因此,痰凝在乳癖发病学上有一定影响,化痰软坚,消肿散结可促使肿痛消散于无形。 三、活血化瘀,疏通乳络。乳房疼痛及肿块为主症,二者均为血瘀证特征性表现。忧思恼怒,抑郁寡欢,必致肝气不畅,气机阻滞,久则由气及内,使血行不畅,经隧不利,下不能充胞宫,上不能溢乳房,乳络闭阻,气滞血瘀,凝结成块,不通则痛。 女性经前冲任血液充盈,乳房肿痛加重,月经后气血得到疏泄,肿痛亦随之减轻。可见乳癖者出现血瘀证势所必然,治疗中必须重视活血化瘀,疏通乳络作用。 推荐益群国医堂专家:刘向红主任医师 刘向红 主任医师 陕西省中医医院原妇科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妇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近30年,在中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危重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取得厅级科研成果1项、研究课题2项。 【擅长】 妇科病:月经过多、月经提前错后、经期延长、崩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闭经、痛经、带下病、急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子宫肌瘤、附件炎、宫颈糜烂、各种阴道炎症、不孕不育、子宫发育不良、卵泡发育少、输卵管通而不畅、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恶露不尽、缺乳、产后身痛及关节痛、乳腺增生、面部色斑、痤疮、母婴血型不合、巧克力囊肿、更年期综合症等。 应诊时间:周六上午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