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76岁,甘肃省正宁县人。2012年9月6日初诊。 
	主诉:喜唾涎沫2月。 
	现病史:2月前患咳嗽、咳痰、气喘,以支气管炎、肺心病住院两周,咳嗽咯痰消失而出院,出院后口中唾液流出不 
	断,涓涓如水,有时睡觉流湿枕,口淡无味,口不渴,偶尔嗳气;夜尿增多,每晚3-4次,影响睡眠;形寒肢冷,困 
	倦乏力。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发性腔梗、前列腺增生病史。舌淡,舌体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缓。 
	诊断:喜唾涎沫。 
	辨证:脾肾阳虚,脾不摄涎,兼肾不固溺。 
	治法:温补脾肾,固液摄涎。 
	方药:孰附片12,人参10,白术15,干姜12,砂仁5,丁香4,吴茱萸5,益智仁15,覆盆子15,桑螵蛸10,沙苑子12 
	。12剂。水煎,早晚服。 
	二诊:(9月20日):口中涎多消失,但胃脘喜温按,嗳气未出现,夜尿减少至每晚1-2次,但有尿等待。舌淡,苔 
	薄白,脉沉缓。上方去附子、吴茱萸、桑螵蛸、沙苑子;加香橼10,乌药12,路路通15。18剂。水煎,早晚服,每 
	服6剂,停药2天。 
	三诊:(10月6日):喜唾涎沫消失,畏肢冷好转,夜尿减少,但4天前咳嗽,又出现气喘,转治咳嗽气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