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群国医堂 - 名医、良药、好疗效

西安益群国医堂中医馆-陕西省名老中医委员会

秦艽评案│常江副主任医师治疗舌痈案

时间:2017-05-12 17:03来源:未知 作者:益群问问 点击:
痈者壅也,必湿热之蕴蓄;痛者滞也,当血气之难行。祛湿热,龙胆、山栀、茯苓、薏米,凑同心之劲旅;行气血,当归、柴胡、桂枝、砂仁,成疏利之金针。连翘解毒而清心火,牡蛎
痈者壅也,必湿热之蕴蓄;痛者滞也,当血气之难行。祛湿热,龙胆、山栀、茯苓、薏米,凑同心之劲旅;行气血,当归、柴胡、桂枝、砂仁,成疏利之金针。连翘解毒而清心火,牡蛎益阴而制亢阳。药中肯綮。如鼓应桴。
 
原案
 
初诊(2017.3.8):阮某某,男,67岁。
 
主诉:舌右侧有肿块疼痛一月余。
 
现病史:舌右侧有杏核大肿块(约1×1cm),色同舌体,伴疼痛。经多处治疗,无效。现饮食时患处疼痛,痰白粘偏黄,时鼻堵咳嗽,咽痛痒,食纳可,二便调,夜眠差。舌质淡暗,舌体大,苔白厚腻,脉滑,双尺尤甚。
 
西医诊断:舌脓肿
 
中医诊断:舌痈
 
中医辨证:湿热蕴蒸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处方:龙胆草5g,山栀15g,黄芪20g,泽泻12g,苍术15g,车前子30g,当归10g,柴胡9g,生地15g,甘草6g,桂枝6g,砂仁8g,茯苓15g,炒薏米30g,连翘15g,生牡蛎20g,败酱草15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二诊(2017.3.15):舌边肿块消,饮食无碍,痰仍黄黏,咽痒则咳,稍觉气喘,咽尚红,鼻窍利,饮食可,二便调,睡眠佳。舌淡,苔薄腻,脉弦细涩,左尺稍滑。以3月8日方去桂枝,加牛蒡子15g,麦冬12g,桔梗9g,黄柏9g。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一月后随访,诉诸症消失。
 
 
评按
 
病证解析:本案患者的病证叫“舌痈”,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舌体上的“痈”。清代一个叫沈金鳌的人写了一部《杂病源流犀烛》的医书,提到了“舌痈”这种病,他说“舌痈,舌红而肿大,属心经火盛”。中医有个说法叫“舌为心之苗”,或者叫“心开窍于舌”,意思是心跟舌是相关的,心有病,会反映在舌象上,反过来说,舌象的改变跟心关系密切。但从本案患者的情况看,主要还是湿热比较重,首先“舌体大”是湿气,“苔白厚腻”也是湿气,至于“脉滑”,不仅有湿气,还有热邪。湿热蕴结在一起,既黏滞,又熏蒸,就像“桑拿天”一样。
 
辨证论治:西医把“舌痈”叫“舌脓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病,本质还是细菌感染,治疗上以抗感染为先驱,手术则“随时伺候”着。中医治病,首先是辨证,“证”搞清了,“治”就不难了,所以老说“辨证论治”,就是这个道理。本案辨证属于“湿热蕴蒸”,就是有“湿”有“热”,“粘”在一起,所以要“清热利湿”.舌痈自然肿痛,所以要“消肿止痛”。清热利湿是治本的,龙胆、山栀、茯苓、薏米,连同泽泻、车前子,都是清热利湿的。中医讲“舌为心之苗”,所以用连翘,是专清心火的。消肿止痛,关键在通气血,气血通畅,肿胀自然消散,所以用当归、柴胡、桂枝、砂仁,算是辅助的。综合布局,不是点对点地“射击”,这就叫“标本兼治”。
 
 
                                                原案 | 常江
                                                评案 | 秦艽
                                                编辑 | 玉竹
(责任编辑:益群问问)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咨询电话:029-8527756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益群国医堂公众微信号
推荐内容